美术教学论文:基础素描教学中应重视的三个问题
    发布时间: 2024-03-06 15:56    

为期两天的中国中学生美式辩论联赛(NHSDLC)在中心校区(北)落下帷幕,我们迎来了深圳地区、周边城市以及上海、重庆、武汉、大连、江西、辽宁和泰国的65组130名选手竞技。

美术教学论文:基础素描教学中应重视的三个问题

学生在基础素描的学习训练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的阶段性的问题,而且每位学生由于基础与天性的差异, 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又是不尽相同的。那么,我们教师是否可以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帮助学生尽快解决所遇到的困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笔者在基础素描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到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是取得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一、关于临墓

在我们的基础素描教学的课堂上,存在着这样-种昔遍现象 ,学生喜欢画写生,不愿意去临摹。教师有时也随着学生的喜好不安排临摹课。更有甚者,有些人认为学生临墓不过是照猫画虎,照葫芦画瓢,担心过多的临墓会压制学生思维,束缚学生手脚。孰不知它恰恰堵塞了学生认识过程的一个捷径。

国画大师齐百石曾说:“我的第一位教师不是别的, 而是《芥子园画谱》。”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每位成功的画家在青少年时期无不深入临习、研究、借鉴过前人的作品,并从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为日后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位画家曾说过:“临画是一种休息,临画可以使有才能的人轻易取得成功,不用努力克服艺术中的一些主要问题。 可以这样说,临画可以使学生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头脑更具理性,临摹可以使艺术之路变得更加平坦。当然。我们在素描基础训练中,在安排临摹课时,应该注意不同时间、不同阶段的问题,要循序渐进,不要拔苗助长,同时也应该注意学生不同程度的差异性问题,因材施教,不要千篇一律,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二、关于线造型

许多人都见过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岩洞壁画》、中国的 《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 ,那栩栩如生的形象,呼之欲出,极其生动。那行云流水般的线条,或抑扬、或钝挫、或刚劲、或柔美,观者无不为画家的高超技艺所折服。线条这-绘画最为重要的语言在画家笔下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我们可以说线条在绘画艺术中是最具生命力.最具表现性,最具概括性,最具想像力,最具本质性的绘画要素。那么,作为一切造型艺术基础的素描,在造型语言的运用上,就更应注重线条的运用,而我们的基础素描教学有时却忽视了这一点。

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可谓是一位杰出的用线大师。他所画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像,每根线条都十分准确、生动,充分体现了这位大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卓越的用线技巧。他曾不只一-次地告诫学生“要画线条,多画线条,线条就是素描,就是切”。可以这样说素描如果离开线条将是一片苍白, 将是艺术的结束。